地產博客 > 陸振球文章 返回
瀏覽人次:21247    回應:6
陸振球文章
 
 
我要回應
我的稱呼
回應 / 意見
驗証文字
 
會員登入
登入ID 或 網名
密碼
1. 路人 2013-10-30 17:10:49
尊貴的立法會會員,記著你們所投的票不是只有天知地知,而是我們全都知!你們要承擔一切後果,香港的沒落或興盛是由你們一手導致!
2. 辣招 祇不過用來醫治班眼紅症的人。 2013-10-31 11:50:02
香港特弱政府,為左醫治眼紅症班人,不借損害香港營商環境,就業市場.

現在,好多人唔會買樓,齊齊冇買樓,眼紅症班人冇得嘈。

現在,中產不能換樓,齊齊冇買樓,眼紅症班人冇得嘈。

辣招 已經影響實體經濟活動,就業市場;搬運業工人開工不足,人工減半,最低工資變成更低工資,未來唔知點過年!

香港特弱政府 共富冇辦法,為了增加民望 ,唯有共貧.

當年共產黨都是受人民愛戴,擁護.


3. HK citizen 2013-10-31 12:07:42
新加坡僅是一個鼻屎一樣大地方, 美國需要它的地理位置阻斷中國南面出海口,這些年美國輸出大量的資源到這個地方, 使這個地方人為地繁榮, but its prosperity is just illusion , nothing that HK needs to learn from this place.
   
4. 股息稅與樓市的關係 2013-10-31 15:08:49
股息稅與樓市的關係

昨日本欄指世界銀行最近公布的《2014年營商環境報告》,批評辣招措施影響了香港的營商評分,指在全球最適宜營商的國家及地區當中,雖然本港仍能排第2位,但若將評分項目細分,本港在「註冊財產」一項的排名僅為第89位,較去年大幅下跌29名,原因之一是本港實施「雙倍印花稅」等樓市調控措施,企業財產轉讓成本因此增加,是該項排名下降的原因之一。

言猶在耳, 工黨及街工5名立法會議員昨早與特首梁振英及財政司長曾俊華會面,就《施政報告》和《財政預算案》提出意見。工黨李卓人會後說,因工黨認為現時坐收巨額股息的富豪和財團不用繳稅,在會面中建議政府開徵大額股息稅,如果個人股息免稅額定於25萬元,以現時平均股票息率2.5%計算,擁有1000萬元股票資產的人便要繳稅。同時,他們提出應實施累進利得稅,盈利愈高的企業稅率愈高。

筆者在想,如果政府真的開徵大額股息稅和實施累進利得稅,香港未來在經濟自由和營商環境的排名,會否大幅倒退?而結果是香港政府可以多收稅作民生福利,還是嚇怕本地和外資,令經濟活動受損,最後不利香港的經濟和就業,連樓市也會受到打擊?

現在,全球不少國家都希望吸引資金流入,希望可刺激經濟活動,除非因財赤等問題,都朝減稅方向思考以增加吸資能力。不過,香港的一批民粹領袖,似乎認為基層福利太少,而富豪賺錢容易,所以提倡加稅,以增加政府派福利本錢。

其實,他們知不知道,不實施股息稅的一個重要理由,乃是此稅具有「重複徵稅」的不公平之處。買股如投資做生意,公司能派股息,因為公司賺了錢;而公司賺錢,已先行要付公司利得稅,所以收股息前,其實已被徵稅,而不是如那些政客所言,富豪和財團沒有被徵稅。

另外,徵收股息稅會減低投資者長期持有股票收息的意欲,反而傾向短炒,令股市的投機性增加,股市更加波動。

當然,那些民粹政客更不會想到或理會那些如領匯(0823)的退休捧場客,他們是靠收息來過活的。另外,那些透過公司名義持有收租物業,早已要就租金收入繳交15%的物業稅,當其以派息向股東提供回報時,是否又要「重複徵稅」?若徵收股息稅,對香港樓市又會造成什麼影響?

另外,《明報》會在下月7日舉辦投資研討會,除了由筆者為大家探討樓市最新方向外,同時邀得恒生投資服務首席分析員溫灼培主講「環球經濟新形勢」,以及由獅子山學會行政總裁王弼以一個小投資者角度,如何做好投資部署。有興趣讀者,可登入以下網址報名﹕http://mpfinance.com/property1107.htm

撰文:陸振球(明報地產版主管)

5. 亮劍 2013-11-03 14:02:58
轉載
「我故事比較長少少, 望師兄們幫忙看看小弟有否計錯數

我同女友一起儲錢, 到2007年時聯名儲左80萬, 當時我話用來買樓, 但女友說買樓欠彈牲, 買股或人民幣較易變現, 最终我們將錢平分成2份, 一份我用來買樓,另一份她買股或外幣, 但協議不論賺蝕仍是平分, 我用了40萬做首期買了一城395有台, 當年129萬買, 女友则全數40萬推晒落人民幣定期, 還要在大陸開户口抬錢去存(息較高), 協議5年後定勝负, 負方用私人錢送勝方一份禮物, 一萬元上限, 

如是者5年過去, 原定2012年11月埋單, 女友一直沒提出埋單, 我當然心知, 過去五年樓價升成咁,佢足足輸左幾條街,梗係想侧侧膊, 昨晚倾開計, 我笑笑口問佢不如埋單計數,我要拎禮物,佢竞然賴皮話 d樓價咁升法, 都吾公平, 嘩! 輸左先話吾公平, 好! 我大膽提議: 就當樓價無升過, 我用返買入時嘅價同你計如何? 講真, 咁樣等同讓佢雙車加單馬, 佢聽到後馬上兩眼發光話你講左無得收返, 好! 開始計數

佢最初港纸40萬,節算約37萬人幣,拎返深圳存定期5年,息率5.25厘, 到期日拎返47萬八仟人幣,節算港幣約60萬, 即係過去5年共回報20萬, 平均年回報10%, 其實相當吾錯, 計完佢話你收租得4-5厘,扣埋使费,你仲吾輸,講完仲沾沾自喜

稍安無燥,到我計,我單位每月供款$5174,最初租$6000,基本上我買入後未放過錢去供樓或交管理费,第一張約租$6000, 第二張约己加到8000,現在第三張約租10500, 5年共收租 $462000 減去5年供樓共 $310440 減去物業稅共 $60288再減去5年共油牆兩次 $30000,淨落袋約 $61000, 計到呢度,佢又話咁樣吾公平,過去五年因為樓價升,租金又跟升,既然我應承吾計樓價升價,就應該連租金升都吾準計吾準計呢$61000 蚊落袋, 嘩! 呢個野蠻女友真係! 咁即係要我連雙炮都讓埋?!  好! 睇我點用僅餘的單馬剝你光豬

當初買樓首期$387000,律師厘印佣 $20000,
現以樓價當無升過1290000計, 尚欠銀行 $637000
1290000-637000-387000-20000= $246000

我七除八扣後嘅回報都仲有HK$246000  K.O. 左佢外幣回報嘅HK$200000

好嘞!佢面紅紅啞左,大嗌無可能,受讓雙車,單馬,雙炮的情况下,點可能輸, 佢到今早仍接受吾到我計嘅結果

連我自己一時間都有少少懷疑,到底我有無攪錯到?」
槓桿的威力!


上面段嘢朋友整來的,美國佬賣出嘅債券,每年俾持有人1%息!然後走到世界各地買實物資產套息差,如上述例子般,咁咪即係合法打刧??

存人仔財息兼收,都要輸鑊甘,那麼這數年將老本在港做定存者,嗰啲$咪最多多幾%?係咪慘慘慘!
小市民唔少係經濟盲,唔識投資情有可原!
但亞洲區各國,正老襯!佢哋持有嘅美國債券還會少嗎?

呢下真是打劫各地中產紅毛鬼,進貢美國佛蘭西!


6. 溫灼培fans 2013-11-04 15:08:26

溫兄星期四個講座,一定捧場。